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 簡單易懂的低調手札: [MEMO](轉)色差端子.S端子.D端子.AV端子的差別

2011年5月5日 星期四

[MEMO](轉)色差端子.S端子.D端子.AV端子的差別

色差端子 :

將影信號分為Y(亮度) Cb/Pb(色彩) Cr/Pr(色度) 交錯式/漸進式
S端子 :

將影信號分為Y(亮度) C(色彩) 交錯式掃描

光纖 :

傳輸數位音訊的介面 要有AC3 / DTS 5.1音效 一定要有解碼機 目前擴大機種類繁多
D端子 :

不管是D1,D2,D3都是色差端子的一種簡化型態,其目的最主是 統一市面上分岐不一的色差命名


D1 480i(525I) 交錯式 720*480 4:3,16:9
D2 480p(525P) 漸進式 720*480 4:3,16:9
D3 1080i(1125I) 交錯式 1920*1080 16:9
D4 720p(750P) 漸進式 1280*720 16:9
D5 1080p(1125P) 漸進式 1920*1080 16:9


我目前只看過三菱跟新力的CRT有D1/D4


AV端子 : 將亮度及色彩混在一條信號線上 交錯式


AV端子是目前是最普遍的 輸/出入端子


目前DVD播放機當然是使用色差,其次 是 S端子 AV端子


當然需要 有些撥放機輸出循序掃描時 顯示器如果不支援 看不到畫面時 還是可以用AV端子作修改


線材部分 其實選用隔離度好的線材就行了 要注意的是S端子超過5M 有時會有信號衰減的問題


會表現出跟AV差不多的畫面 至於地點 我記得西門町有一家

Xbox 360接DVD到電視???? 不瞭 是要錄影嗎? 如果單單打電動的話


Xbox 360的畫面接色差輸出720P到HDTV的電視是沒話說的


至於錄影 有色差輸入的錄放影機我只看過內建BS的DVD錄放影機


一般的錄放影機因為DVD防拷的關係 都沒有色差輸入的介面 只有AV/S 端子


====================


畫質效果排序如下


HDMI=DVI > 色差YPbPr =VGA(大約等於) > 色差YCbCr > S端子 > AV端子


中等的應該部份量販店、電子連鎖都有賣,


中上程度的可能要到影音(音響)專業店才有


原則上線材越粗,含銅量越高越好!


光纖是接聲音的,與影像完全無關,但是大部份的DVD都有。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影像端子分很多種,依畫質及等級的高低依序分為: 


AV(類比訊號端子)、


S(類比訊號端子)、


色差(類比訊號端子)、


DVI(數位訊號端子)、


HDMI(數位訊號端子含聲音,而且還是一個雙向端子,既可輸出,也可輸入)




色差端子所輸出的畫質已經近似數位,所以常被廣泛運用,也就是RGB紅藍綠三條線,


但三條線只傳輸影像,聲音部份需另外在接上AV端子線中的紅白兩線,


S端子其長像就猶如電腦的滑鼠及鍵盤的接頭,


但一樣只提供影像部份,聲音部份亦猶AV端子線中的紅白兩線,而其畫質介於AV與色差兩者之間


AV端子,分黃(影像)、紅白(聲音)三條線,一般人最常用到的端子,


因為大概只要購買與影像有關的機器,幾乎都有免費附上此線,而較早期的機器,有許多甚至都只有做此端子


 




你提到的色差可連接何機器,一般來說,大都是DVD、卡拉OK伴唱機、遊戲機、外接用選台器或數位選台器..等,其實只要有色差端子的機器,就一定會有AV端子,所以AV端子能做到,它也能做。


而PS2它能夠接AV端子,也能夠接色差端子,不過其AV端子輸入線是較特殊的
規格,兩邊端子的頭長的不一樣,一邊是要接電視(那是正常的規格),另一邊是要接PS2(那是PS2的特殊規格),不過那一條線,原廠機器就有附上,不用
擔心,另外如要畫質好一點,要接色差,那線就要另外買,網路上就有在賣,一條幾百塊錢而已,可以考慮,不過使用色差時要做下列設定:使用PS2色差端子連接電視前,請先用主機所附屬的AV端子,確認系統設定(System Configuration)選單的影像色差輸出(Component Video Out)選項是設定為「Y,Cb/Pb,Cr/Pr」,PS2的連接如上。



電視的保養:液晶電視與電漿電視,兩者的螢幕能不用沾有水的布去擦就不要用,能用眼鏡用的拭鏡布最好,而外殼就無所謂,但切記勿用的太濕,其實如果在擦拭家電器具時,都能開個除濕或冷氣,對機器的壽命有一定的幫助。


 


 


轉載自:http://isochen.pixnet.net/blog/post/23109127


1 則留言:

  1. 真是太專業了
    這是我看過解釋得最清楚的文章

    回覆刪除